国产猛烈尖叫高潮视频免费,久久狠狠中文字幕,国内精品视这里只有精品,亚洲无码一区精品视频

  • <var id="al248"><td id="al248"></td></var>

  • <table id="al248"><acronym id="al248"><bdo id="al248"></bdo></acronym></table>

    <u id="al248"><p id="al248"></p></u>

      1. <progress id="al248"><p id="al248"><thead id="al248"></thead></p></progress>
        1. 中國西藏網(wǎng) > 即時新聞 > 文化

          三坊七巷的“國旗紅”與“火焰藍”(報告文學)

          發(fā)布時間:2022-01-21 16:34:00來源: 光明網(wǎng)-《光明日報》

            【中國故事】

            作者:蔣巍(就職于中國作家協(xié)會,作品先后獲第二、三、四屆全國優(yōu)秀報告文學獎,中宣部“五個一工程”獎,公安部金盾文學獎等,出版各類文學作品30余部。2019年被評為全國“最美志愿者”)

             八閩第一旗

            坐在竹排上,將手伸進清碧的閩江,雪浪花頓時撩亂了兩岸青山。穿過一片片濃綠,雄麗而又古老的福州漸漸展開,像歷史的畫卷掛在時光兩側。

            一個輝映紅日的起點,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,一部史詩的封面——1991年1月1日,伴隨著《國旗法》正式施行,福州市開啟了每天升降國旗的莊嚴儀式。那一刻藍天高遠,海風勁吹,市中心五一廣場上,三名身姿挺拔的旗手從福建省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手中接過國旗,然后伴著《義勇軍進行曲》,踏著鏗鏘正步走向紅毯鋪就的旗臺。守護一旁的國旗護衛(wèi)隊是市公安消防一支聲名赫赫的英雄戰(zhàn)隊——如今叫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。在全場群眾深情的仰望中,旗手以極具節(jié)奏感的有力動作,將鮮艷的五星紅旗高高升起。從此,福州成為全國省會中首個每天由儀仗隊升降國旗的城市,福州人民驕傲地把這面旗稱為“八閩第一旗”。

            歷經(jīng)30個春秋,國旗護衛(wèi)隊仍是那支消防救援隊,永遠年輕,代代賡續(xù)。2018年,國家決定成立應急管理部,組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,指戰(zhàn)員的著裝由“橄欖綠”變成“火焰藍”。每天迎著噴薄而出的火紅朝陽,三坊七巷救援站的指戰(zhàn)員們以32步正步、每步步幅75厘米的堅定步伐,向使命出發(fā),請人民檢閱,準確完成2分7秒的升旗儀式。即使遭遇狂風暴雨,他們的步伐依然整齊劃一、如雷經(jīng)地,鑄成福州市一道美麗的風景線。

            國旗護衛(wèi)隊現(xiàn)有指戰(zhàn)員40余人,隊員們驕傲地告訴我,他們的每個動作每個細節(jié),都是在經(jīng)年累月的“魔鬼訓練”中打造出來的。因福州多雨,國旗每15天換一次,用過的國旗都被認真收藏起來,凡有老隊員離隊,隊部便把保存下來的國旗贈送給立功受獎者和表現(xiàn)最優(yōu)秀的同志,激勵他們不忘初心使命,在新的崗位上再立新功。告別之際,老隊員懷抱著親愛的國旗,“退伍不褪色,忠誠為人民”的誓言吼得比打雷還響。

            生命的光榮,在于投身偉大的事業(yè)。一代代新隊員爭著搶著要進國旗護衛(wèi)隊。為了訓練出高標準的禮儀兵,隊員們“冬不穿棉、夏不穿單”,苦練站功、走功、眼功、持槍功和展旗收旗功。上崗時眼睛要瞪大,透出凜凜殺氣,氣質要帥,帥倒一條街。脖頸不正,兩邊衣領插上大頭針;脊背不挺,綁上硬木T字架;兩腿不直,就在大腿內(nèi)側綁兩條木板,晚上睡覺再用繩子捆緊,一覺到天亮,“羅圈腿都能正過來”。為增進體力,小腿綁上沙袋天天堅持5公里負重跑;為鍛煉臂力,槍托下吊4塊磚頭,兩小時刀尖不許抖,最后手指頭都僵硬了,要一個個掰開來。還有更狠的項目:兩腳搭在花壇上,兩小時內(nèi)做1000個俯臥撐,老班長蘇高雄黑著臉吼:“我觀察的唯一指標就是看地面,你的汗水是不是滴落成一個完整的人形!”至于翻高墻爬繩梯,手持水槍跑過獨木橋,手舉掛梯躍身飛上四五層樓等等,“那都是必備武功,不行就淘汰?!敝笇T林海濤說。新隊員訓練三個月,天天眼淚、鼻涕、汗水一起流,“好似在地獄里走了一遭”。晚上進食堂吃飯,手抖得像打擺子,筷子勺子拿不住,噼里啪啦往桌上掉。回宿舍脫下馬靴往下一倒,汗水嘩嘩流,襪子擰成碎片,兩腳血肉模糊,數(shù)月后磨成厚厚老繭、鐵板一塊。福州多臺風暴雨,狂烈的雨點子能把臉打腫。一次突刮大風,廣場上的風箏飛旋過來,細細的尼龍繩把旗手武文文的臉生生割開一個口子,鮮血直流,但他仍然以最標準的動作,把國旗高高揚向天空。一次40多度的大熱天,軍刀手劉興宇臂掛四塊磚頭操練立定姿態(tài),一只蜻蜓落在刀尖上,他長達15分鐘紋絲不動,渾身汗流如注,直到隊友們的掌聲把蜻蜓驚飛。2015年,為迎接全國青運會開幕式,護衛(wèi)隊在一個月的強訓中磨破27雙訓練鞋,踢碎34雙馬靴。開幕式那天刮大風,他們單手高擎5米×3.3米的巨型國旗,在勁風中屹立1小時,巨大的旗幟像大海風帆一樣鼓動不息,隊員們卻鋼澆鐵鑄紋絲不動,退場時全場掌聲經(jīng)久不息。2020年夏天的一個傍晚,降旗時忽下暴雨,鴿蛋大的冰雹砸在隊員頭上身上,地面瞬間一片雪白,但他們還是一絲不茍,以標準、優(yōu)美的動作收起國旗,有群眾拍下這一幕配上國歌發(fā)到抖音上,國旗護衛(wèi)隊一夜之間成為“網(wǎng)紅”,獲得十數(shù)萬點贊。

            “守護國旗,重于生命”,這就是他們的信念!

             三坊七巷的“守夜人”

            走進這支國旗護衛(wèi)隊,我才知道他們還有另一個名稱:“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”。

            在這里,踏著青石板走進一條條靜幽小巷,我仿佛看到宋代大詩人柳永一襲長衫,手搖紙扇,飄然而過;忽又見大唐才女江采萍和閨密彩裙飄飄,喧笑著在里坊小院里蕩秋千……驀然間,我看到巷子那頭,英眉朗目的青年林則徐從對面走來。林則徐,那是多么光芒四射的“南天一柱”?。∩倌陼r因家貧而感嘆“家少樓臺無地起,案余燈火有天知。”金榜題名后吟出“海到盡頭天作岸,山登絕頂我為峰”的豪闊詩句,虎門銷煙時以“茍利國家生死以,豈因禍福避趨之”的錚錚誓言名滿天下。他一生歷官14省,統(tǒng)兵40萬,位至一品大臣,始終堅守著以民為本、救危濟困的家國情懷,赴新疆后還為當?shù)馗髯迦罕姲l(fā)明了利于提水灌溉的“坎兒井”,史稱“林公井”。我慕名來到鼓樓區(qū)的三坊七巷古厝(宅)區(qū),人稱“半部中國近代史”珍存于這里,小巷兩邊皆為馬鞍墻、燕尾檐的古建筑。明清以來,這里出名人之多,難以盡數(shù),林則徐母親的祖宅及今人所建的林則徐展覽館便坐落在這里。此外還有翻譯了《天演論》的近代啟蒙思想家嚴復;晚清時率臺灣軍民驅逐倭寇并創(chuàng)建了近代中國海軍的沈葆楨;戊戌變法“六君子”之一林旭;13歲在科舉考場寫下“少年不望萬戶侯”七個大字便揚長而去,后來捐軀黃花崗的72烈士之一林覺民,以及郁達夫、謝冰心、林徽因、郭化若等等,都曾在三坊七巷居住留連。這里的每塊青磚都是文物,每條巷子都是“史記”,每個院落都承載“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”的悲歡離合。

            人們還記得,20世紀90年代初,這片地方要搞房地產(chǎn)開發(fā),部分老屋已被拆毀,習近平赴任福州市委書記后,果斷停止了拆遷工程,使三坊七巷一大批歷史文物古跡得以保存下來。在《福州古厝》一書的序文中,習近平深情寫道:“保護好古建筑、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,保存城市的文脈,保存歷史文化名城無形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?!边@片古厝區(qū)從拆到修,一字之差,生機重現(xiàn),自此唐宋氣象、明清風情煥然流麗于新時代,三坊七巷作為珍貴的中國古建筑“博物館”,得以永久留存在福州大地上。

            一個懂得珍視自己歷史的民族,一定是大有前途的民族。

            從1991年元旦授旗開始,三坊七巷消防救援隊每日承擔著升降國旗、守護古厝、應急救援等多項重大使命,枕戈待旦,疾馳來去,隊員們自稱“地球不爆炸,我們不放假?!比黄呦镎嫉丶s1平方公里,櫛比相連的古建筑皆為木結構或磚木混合結構,巷道狹窄,最窄的僅1.5米寬,消防車進不來,一顆火星落地都可能引起火燒連營。為了防火,古人常在院子里放兩個裝滿水的大瓦缸,以備不虞。可在人口密集、商鋪眾多、電路如網(wǎng)的今天,兩個水缸管什么用?這讓我想起明清時期錄有數(shù)千種古籍的《永樂大典》和《四庫全書》,都因皇宮失火和遭逢戰(zhàn)亂而損毀大半,總計兩萬多冊的《永樂大典》于今只剩800余冊散落世界各地,后人再無緣一睹國寶之全貌。毫無疑問,守護堪稱民族瑰寶的三坊七巷是須臾不可懈怠的重任,稍有不慎,一把火就沒了!

            英雄來自堅持,成功在于細節(jié),三坊七巷的“火焰藍”們用熱血忠誠書寫著每一天。全區(qū)域實施網(wǎng)格化管理,各交通要道建立微型消防站,每天走街串巷巡查兩次,每隔一段時間組織義務消防員舉行救災演習?!奥?lián)防微信群”不時發(fā)出防火知識和信息,家家安裝了煙霧報警器,根據(jù)區(qū)域特點,“小快靈”的機動噴槍摩托隊應運而生,厲行“一二三快速反應機制”,即一分鐘接警出動,二分鐘到場處置,三分鐘打早滅小?!熬让裼谒?、助民于危難”是對隊員意志和心理的極大考驗,救援站根據(jù)需要,請來心理咨詢機構為年輕隊員進行心理疏導。

            搶險救援被稱為“刀尖上的沖刺”?!吧碓诰仍牐悴恢老乱豢虝l(fā)生什么。”老班長尉建隆說。他膚色黝黑,身材壯實,1990年生于山東日照一個農(nóng)民家庭,獨生子,母親長期患病臥床,父親外出打工摔斷腿留下殘疾。少年時他就成了家里的主要勞力,每天清晨4點多去承包地干活,等第一班公交車鳴笛路過,再跑回家吃了早飯去上學。從小學到中專,所有親人和同學都知道他唯一的志愿是當兵,但父母舍不得他也離不開他。2008年,18歲的建隆正在黃島實習,有同學來電話說,武警來招兵了,今天是最后一天。建隆瘋了一樣跑到火車站,下了車,卻見父親等在那里,默默領他去了武裝部。那些天有媒體報道,某地化工廠發(fā)生爆炸,犧牲了多位消防兵。很多親友勸建隆別去了,母親說:“如果全國這么多消防兵都不干了,誰去滅火?”尉建隆成了國旗護衛(wèi)隊的新兵并屢立戰(zhàn)功。城中某木屋區(qū)發(fā)生嚴重火災,建隆抱著水槍沖上二樓房頂以阻擋火勢蔓延,突然間房倒屋塌,他一頭栽了下來,左小腿疼痛難忍,但他硬撐著繼續(xù)戰(zhàn)斗,過后仍然天天參加社區(qū)巡邏、出警救援和升降旗儀式,正步照例踢得虎虎生風。半個月后,晨練跑步時他膝蓋突然一軟跪倒在操場上,抬到醫(yī)院拍片一查,竟是“小腿多次骨折”,醫(yī)生驚呼:“我的天,你是怎么挺過來的呀!”還有一次,他從火場中救出多名受困群眾,當把最后一位老人背出時,身后數(shù)米高的馬鞍墻轟然倒塌,巷道全被掩埋。“只差一步,我就進烈士名單了?!蔽窘⌒χf。我問,這些事你跟妻子說嗎?“不說,打死也不能說。”

            副站長張?zhí)焖?,大學畢業(yè),身體略顯瘦弱,被戰(zhàn)友戲稱為“愛哭的虎將”。每每從事故現(xiàn)場抬出遇難者的尸體,瞧著家屬撲上去號哭動天,他就忍不住淚流。為此,訓練時他特別拼命,“多幾分力氣和本事,現(xiàn)場就可能少一些生死離別?!比腙?0年來,張?zhí)焖毘鲆簧盹w檐走壁的本事,多次出生入死,搶救群眾上百名。在一次全國性消防隊員技能比賽中,他身穿戰(zhàn)服,手舉20多斤重的掛鉤梯,用時16.24秒攀上四層樓,榮獲第一。

            站長助理彭文明,出生在江蘇鹽城農(nóng)家。1999年,17歲的他進入三坊七巷國旗護衛(wèi)隊,穿上禮兵服那天,他和戰(zhàn)友們合唱了一曲《唱支山歌給黨聽》,唱完蹲在地上抱頭痛哭。入隊20多年來,他近千次參加搶險救援。有一次火災現(xiàn)場的墻倒了,他被壓在底下,呼吸器掉了,對講機碎了,戰(zhàn)友們用手把他扒出來,好幾人的手指都見了血。因喉嚨被有毒氣體嚴重灼傷,兩個月后他才能講話。一次,某裝修城半夜失火,油漆桶一個接一個爆炸,彭文明第一個破門而入,爆炸的氣浪把他頂出十多米。幾位隊友要沖進去,他一躍而起大吼一聲:“你們還年輕,退下去,我來!”特大臺風“龍王”席卷福州,為搶救受困老人,彭文明沖進深及胸口的洪流,不想一下被吸進馬葫蘆,幸虧身邊戰(zhàn)友手疾眼快抓住了他……

            無數(shù)次的增援行動,無數(shù)次的生死瞬間,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涌現(xiàn)出許多身經(jīng)百戰(zhàn)的英雄。而在他們的轄區(qū),卻創(chuàng)造了30年無重大火情、8年“零火災”的光榮記錄。站長陳輝華說:“不起火就是最好的赴湯蹈火,平安無事就是最大的戰(zhàn)功?!?/p>

             “靠人民最近的一支隊伍”

            歲月靜好,是因為有人負重前行。千鈞一發(fā),是“火焰藍”挺身而出,讓時光定格,讓豐碑矗立。

            2020年5月,江西鄱陽湖一帶發(fā)生嚴重洪災,三坊七巷指戰(zhàn)員奉命前往增援。熾熱高溫,一瓶瓶水送到鄉(xiāng)親手里;風急雨驟,一件件戰(zhàn)服披到孩子身上。受災群眾不知道救援隊的體制,都親切地叫他們“解放軍”……

            每每目睹災區(qū)群眾生命財產(chǎn)的損失,指戰(zhàn)員們更加小心翼翼地守護著自己的三坊七巷。記不清多少次,升旗歸隊后,警鈴響起,他們立即換上戰(zhàn)斗服奔赴救援第一線;多少次通宵戰(zhàn)斗后,他們迅速趕回站里,換好禮兵服,迎著朝陽將國旗高高升起。他們更記不清,作為聞名全市的“國旗衛(wèi)士雷鋒服務隊”,30年來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。走進隊部辦公室,玻璃柜里擺放著一沓發(fā)黃的小冊子,有的已經(jīng)卷邊,有的封面已經(jīng)破損,是用透明膠布黏合起來的,里面登記著三坊七巷居民的家庭情況,記錄著一代代指戰(zhàn)員的傾情奉獻:急癥送醫(yī),孕婦臨產(chǎn),老人跌傷,孩子走失,甚至家里換個燈泡,一個電話隊員就到。疫情期間,他們更像釘子一樣釘在崗位上,嚴守嚴防,消毒環(huán)境,給獨居老人送米送菜送口罩。讓附近居民特別暖心的是,救援站每天清晨4點半出操訓練,口令聲壓到最低;每逢深夜出警,警車和消防車只亮警燈不拉警笛,以免驚擾百姓;30多年,指戰(zhàn)員們潮水般來去,把三坊七巷的孩子熬成了大小伙,把新媳婦熬成了婆,但他們始終是圍著群眾轉的貼心人。文儒坊19號住著林則徐母親的一位后裔,70多歲的老人照料著90多歲的老母,生活不便。一位吳奶奶和老伴年近八旬,住在吱嘎作響的小樓上。這些都列在救援站的幫扶工作簿上。30年的光榮歷史,鑄就一個雷打不動的傳統(tǒng):老隊員離隊前,都要求最后再升一次國旗,然后領著新隊員去百姓家“認親”告別,說明李家是什么情況,張家有什么困難,說到動情處,老鄉(xiāng)哭得稀里嘩啦。初心使命就這樣在依依惜別、諄諄囑托中傳承下來,溫潤著三坊七巷的魚水深情。他們被贊揚是“靠人民最近的一支隊伍”。

            百姓成了親人,家里的親人卻在思念中默默等待。尉建隆入隊8年,婚期拖了3年,父母和未婚妻一再催他離隊回家,他回答:“等單位不要我了,我再回去!”班長武文文的妻子回甘肅老家生下兒子,孩子牙牙學語時,媽媽常用手機讓他和爸爸視頻通話,孩子樂得舞動著小手哇哇叫。后來武文文回家探親,逗兒子,問爸爸在哪里?孩子呢喃著小嘴沖著手機一個勁兒叫“爸爸”。武文文抱起兒子,淚下如雨……

            隊部坐落在文儒坊。年年月月,路過的群眾常在門口默默放些水果、飲料,一幅很大的刺繡《紅旗與戰(zhàn)士》就是隊員從門口抱回來的,現(xiàn)如今掛在會議室里。護衛(wèi)隊里個個都是高大威武的帥小伙,一身亮麗的“火焰藍”十分招眼。很多指戰(zhàn)員收到過情書,因寫信的姑娘不知小伙子姓名,只好偷拍張照片或在集體照上畫個圈,裝進信封放在隊部門口。但按上級規(guī)定,此類信件一律不能回。唉,年復一年,這些和平年代“最可愛的人”讓多少姑娘害了相思病。相貌堂堂的尉建隆入伍不久,發(fā)現(xiàn)一位秀美的姑娘天天到五一廣場上看升降旗,堅持了兩三年。后來他去士官學校學習一年,回來后仍能看到姑娘時常還來。第五年,姑娘徑直來到隊部門口,點名找尉建隆,把一袋水果送給他,說,她是從電視節(jié)目《時代先鋒》上知道他名字的,過兩天她要離開福州去外地結婚了,臨走前想來看看他……

            人生的道路風雨兼程,神圣的責任永志不忘。30年來,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獲得難以計數(shù)的榮譽:集體一等功一次,集體二等功一次,集體三等功三次,“全國青年文明號”“全國應急管理系統(tǒng)先進集體”“八閩楷?!钡鹊?,建黨百年之際,又獲黨中央授予的“優(yōu)秀基層黨組織”光榮稱號。

            此來采訪,住在福州支隊訓練基地20多天,每天黎明時分,“火焰藍”出操的口令和嘹亮歌聲便把我驚醒。一位老隊員告訴我,以前唱的是《我是一個兵》,隊伍改制后,現(xiàn)在天天唱的是《學習雷鋒好榜樣》《團結就是力量》。同樣的使命擔當,同樣的激情高昂,走上操場,指戰(zhàn)員們龍騰虎躍的身影,仿佛與遠處的巍巍青山融為一體,共同鑄成新征程上呼嘯猛進的英雄群像。

            《光明日報》( 2022年01月21日 14版)

          (責編: 常邦麗)

          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(wǎng)”或“中國西藏網(wǎng)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(wǎng)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