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猛烈尖叫高潮视频免费,久久狠狠中文字幕,国内精品视这里只有精品,亚洲无码一区精品视频

  • <var id="al248"><td id="al248"></td></var>

  • <table id="al248"><acronym id="al248"><bdo id="al248"></bdo></acronym></table>

    <u id="al248"><p id="al248"></p></u>

      1. <progress id="al248"><p id="al248"><thead id="al248"></thead></p></progress>
        1. 中國西藏網 > 即時新聞 > 民生

          人眼里該容得下一粒鳥糞

          魏晞 發(fā)布時間:2020-05-13 09:44:00來源: 中國青年報

            人眼里該容得下一粒鳥糞

            是人是鳥都要排泄,這點小事時時在地球各個角落發(fā)生。

            但鳥屎滴落在北京豐臺區(qū)一輛車上,這就成了個大事。有居民為此向小區(qū)物業(yè)公司投訴,黃色升降車很快開到大樹下,云梯一搭,樹上3個喜鵲窩被人為拆除。

            這樣的處理方式讓人迷惑。嫌棄鳥屎,拿紙巾擦拭即可,沒必要直接斷了鳥的活路吧。

            倒不是說拆鳥窩的人心眼有多壞。負責維護小區(qū)環(huán)境的工作人員,可能為了清除鳥屎,花費許多時間精力。鳥窩拆起來多快啊,又不需要長期跟進,治標又治本。

            豐臺區(qū)園林綠化局隨后介入該事件,調查后表示,被拆除的喜鵲窩里沒有幼鳥和鳥蛋,未傷害到野生鳥類。一些網友還是不滿意,因為在升降車開動之前,誰也不能確定,鳥窩里是否正在孵化一群新的生命。

            對一些人來說,滴在車上的一粒鳥屎,比鳥窩里可能存在的鳥蛋更醒目。就好比在一些情況下,工作人員在拆除租房隔斷時,總會更關注那堵隔斷墻,而非租戶和他們的鍋碗瓢盆。人與人都很難做到共情、提前溝通,更何況人與鳥呢。

            被有關部門批評教育后,小區(qū)物業(yè)開始采取補救措施,懸掛保護野生動物的宣傳橫幅、向居民發(fā)出愛鳥呼喚:“鳥兒的歌聲是大自然最動聽的聲音,讓這聲音永遠回蕩在我們身邊”。

            永遠回蕩就不用了。作為熬夜黨,我總會被清晨的一兩聲鳥叫聲吵醒。要是鳥兒的歌聲24小時直播,人類可能要徹夜摁響喇叭,與之對抗。人鳥和諧相處之道,應該是它唱它的曲兒,我睡我的覺,不過分侵入對方的生活。

            人類針對能和我們和諧共處的物種,發(fā)明了各種各樣的保護它們的方式;對于己不利的物種,也想出各種各樣對付它們的招數。

            那點兒礙眼的鳥屎,有八百種方式除去。處理方式好不好,取決于人的智慧和肚量——在受惠于生物多樣性地球的同時,看到鳥屎落在車上,輕輕擦去那一點點不適。

            譬如街邊商販的吆喝聲和油煙氣,與整潔摩登的城市氣質格格不入,卻實打實地為城市居民提供了生活便利。給人給鳥一條活路,需要管理者的自覺,多擁有一點同理心,多考慮一點對方的立場,多花一點時間作出更細致的解決方案。

            矯枉一不小心就過正。除了掛標語,那個小區(qū)還在原先拆除鳥窩的樹杈上安裝了人工鳥窩,給喜鵲換了一個精裝修的家。人類的好心隱含著傲慢:奪走你的家,讓你住啥你就得住啥。

            小區(qū)里還張貼公告,如有知情人發(fā)現用升降車拆除鳥窩的情況,請向北京豐臺區(qū)園林綠化局報告。挺好,喜鵲有了上訴的渠道。

            人心深處不好測量,我曾了解過一則新聞,生態(tài)工程以修復生態(tài)為名,干著反生態(tài)的事兒:為了修復河道,人想在河床上鋪滿鵝卵石。修復生態(tài)的成果尚未明朗,兩岸的房地產倒是開發(fā)得熱火朝天。

            其實,喜鵲用不著人類替它們安家。它們習慣在寒冬開始筑巢:銜枯樹枝,用雜草和泥巴砌好,再鋪上羽毛。生命自有活路。

            用解決人類社會難題的方式處理人鳥沖突,是一廂情愿的做法。況且,有些做法還沒解決好人的沖突呢,竟然想搞定鳥。

            今年春天,當人類被迫拘于方寸之地時,大自然又重新被其他物種占領。泰國的猴子拉幫結派,光明正大到街上尋找食物。為了一根香蕉,它們在鬧市用人類聽不懂的猴言猴語唇槍舌戰(zhàn),城市交通因此癱瘓十分鐘。

            它們顯然沒有接到隔離通知,也不懂人的恐懼與失去。但這不妨礙一種新的默契因此誕生。

            我的一個朋友,在居家隔離期間每天下午搬著小板凳到陽臺上,手里捧著幾顆玉米粒,等待小鳥穿過窗臺的鐵欄桿,拿他的手心當飯碗。要是停在他肩膀上唱幾曲,就算是解了天大的悶。要是沒準時來,他也不失望,第二天接著守候。接納自然的隨機,無需恐懼一粒鳥糞掉在頭發(fā)里。

            那味兒更有人味兒。

          (責編: 賈春玲)

          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